聚焦两会 | 哪些与残疾人相关的提案值得我们关注?(上)
来源:自强残保金 时间:2021-03-09 09:27:42
-
吕世明:提高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水平
-
俞敏洪: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
-
黄绮:为自闭症患儿开设专门学校,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
邰丽华:推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系统落实普通教育学校中的特殊需要学生“一人一案”
-
杨伟军:提升心智障碍者的职业技能,创造良好的融合就业环境
-
郭晶晶:失能群体的兜底看护要“建档立卡”
-
张宝艳:建立残疾儿童公益托管机构,关爱孤独症等残疾儿童
-
严慧英: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心智障碍者职业教育
-
杨佳: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
孙建博:保障就业,让残疾人脱贫不返贫
-
杜明燕:加强残疾人保障,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
-
雷冬竹:将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纳入医保
-
张丽莉:完善儿童罕见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等医疗保障机制
-
冯远:从全体使用者着眼设计无障碍环境和信息无障碍建设
-
郭小芹: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让残疾人做乡村振兴参与者建设者
-
周岚:文明城市测评要加重“无障碍环境”指标
吕世明 提高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两会期间指出,无障碍环境建设重在依法推进,依法管理,依法实施,要按照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在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等工作中,建议将“人行道盲道设施”“无障碍过街设施”“无障碍公交站台”等建设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和整改内容。
我国具有庞大的现实和潜在障碍人群,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5亿人,残疾人数量达到8900万,二者总数超3亿人。针对以上刚需,吕世明提出了关于促进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的建议。
首先,建议强化示范引领。无障碍环境建设重在依法推进,依法管理,依法实施,要按照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在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等工作中,将“人行道盲道设施”“无障碍过街设施”“无障碍公交站台”等建设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和整改内容。鼓励各地将无障碍出行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内容,树立典型示范。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全国打造更多无障碍出行服务品牌。指导车辆生产企业按照城市公交车辆相关生产标准,在车辆生产时配置完备的轮椅坐席及安全带、无障碍踏板、下车按铃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无障碍出行。
其次,建议完善标准体系。完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标准制定。如,研究建立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规范,加快标准立项和研究工作,明确公交驾驶员的无障碍服务内容和流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无障碍设备配置、标志标识和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以标准规范引领为城市公交无障碍出行提供保障。
同样关键的是,要加强设施监管和日常维护。从立法角度强化对现有城市无障碍设施运行维护的有效监管,开展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整顿无障碍设施被非法占用、破坏等行为。督促无障碍设施所有权人和管理人,强化对无障碍设施、设备进行巡查、检修制度落实,及时维修更换损坏的无障碍设施,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最后,建议提高城市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在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主动作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引导地图企业开发无障碍出行地图,并加强推广应用。鼓励公交企业与地图企业合作,加强公交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车辆动态运营信息等整合共享,便利残疾人、老年人出行。鼓励科研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积极与公交部门进行全方位合作,开发研究适合公交车辆的信息无障碍实用产品,造福大众。同时,信息无障碍的需求群体也要发挥潜能优势,积极参与建言谋策,有效体验优化更新更好的信息无障碍产品。
俞敏洪 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 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的提案》中,呼吁加强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科普宣传。 一是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目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 二是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卫健委加强对孤独症诊疗人员的培训,提升筛查与诊断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孤独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呼吁加强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科普宣传。
黄绮
来源:北京市残联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残保金政策咨询与减免:400-921-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