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残保金最新政策
来源:自强残保金 时间:2021-10-25 16:46:18
残保金如何计算?
根据上海市本地政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当按本单位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6%的比例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保金的征收遵循“按实征收”的原则,“缴纳残保金基数”以单位上一年度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为准,以应缴比例(1.6%)与单位安置残疾职工比例之差作为实际征收比例,计算单位实际应缴纳的金额。具体计算口径如下:
以即将到来的2020年为例,缴纳2015年度残保金的基数主要包括2015年当年缴纳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以及在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通过办理补缴、申报录入、退帐、缴费基数调整等业务变更涉及调整的2015年的缴费基数。需要注意的是,缴费基数不等于缴费金额。
例如,某单位2015年度每位职工都按照最低3270元的缴费基数缴费,则每人每月缴纳的社保费为3270×45.5%=1487.85元,在计算缴纳残保金的基数时,是根据3270元计算,而不是1487.85。假设该单位2015年每月都有100人缴费,且没有办理过补缴、申报录入、退帐、缴费基数调整等业务变更,则缴纳2015年度残保金的基数为3270×100人×12月=3924000元。
根据以上统计口径,举例说明残保金的计算办法。比如,某单位2015年度每位职工都按照最低3270元的缴费基数缴费,且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月平均人数为100人,则单位残疾职工的比例为0%,不到1.6%,需要缴纳残保金,实际缴纳比例为1.6%。缴纳残保金的基数为3924000元,则实际应缴纳残保金的金额为3924000×1.6%=62784元。
残保金快速估算方案一
某单位2015年度每位职工都按照最低3270元的缴费基数缴费,且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月平均人数为100人,则实际应缴纳残保金的金额为62784元。
即该单位在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下,以最低3270元基本保险缴费基数为例:
平均基本保险缴费人数每增加1人,残保金相应增加627.84元,也可快速计算为,如果本单位有200人以最低基数参与基本保险,那么应缴纳金额为200人×627.84=125568元。
如果该单位的基本保险缴费基数高于最低基数,则残保金应缴纳金额则相应增加。残保金快速估算方案二
某单位2015年度每位职工都按照最低3270元的缴费基数缴费,已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月平均人数为100人,残疾人就业实际比例为1%,则实际应缴纳残保金的金额为3924000×(1.6%-1%)=23544元。
即该单位在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的情况下,与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相比,少缴纳39240元,而这一数字也是缴费基数3270全年的12月的总和。即3270 ×12=39240。
从计算结果不难看出,如果每62.5个职工中安排1名残疾人将不再需要缴纳残保金,即62.5×1.6%=1
如果本单位有125人以最低基数参与基本保险,且已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那么应缴纳残保金金额为0,如果本单位有200人,且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那么应缴纳残保金为200-(62.5×2)=75人,即75人×627.84=47088元,
可见,残保金的金额多少主要与单位缴纳基本保险人数、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以及单位上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多少有关,单位效益越好、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工资越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应越大,安排就业的残疾人就应越多,否则,缴纳的残保金就越多。
如何申报安排残疾职工的就业情况?
有残疾职工的单位应于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具体通知要求携带相关资料至各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申报上年度安排残疾职工的就业情况。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应当依法与残疾职工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不得逃避参保的缴费责任,以维护残疾职工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合法权益。否则,将影响应缴纳残保金的核定。
对应残保金的缴纳以外,单位录用残疾人还能享哪些优惠政策?
1、对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补贴
分散安排上海市户籍残疾职工就业的用人单位,满足条件的,可以申请岗位补贴。分散安排上海市户籍全日制普通中高等院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满足条件的,还可以申请社会保险费补贴。
2、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
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每多安排1名残疾人,按上一年度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之积的3倍给予奖励,超比例人数按实计算(小数点后保留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