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残保金相关问题!安置比例、残保金人数计算解读!
来源:自强残保金 时间:2023-08-29 09:27:21

然而,实际情况中,许多单位并未达到残疾人安置比例的要求,导致残疾人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为了鼓励单位安置残疾人,相关部门颁布了残保金减免优惠政策。按照《关于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的公告》,对于未达到安置比例要求的单位,可享受分档减缴政策:安置残疾人比例不到1%的,享受9折优惠;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到1.5%之间的,同样享受9折优惠。单位可以根据实际安置比例进行残保金缴纳,即安置比例越高,残保金缴纳金额越少。
无论单位缴纳残保金还是申请残保金减免,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 确定残保金就业人数的计算方法。残保金就业人数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若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单位应根据上一年度的年平均从业人员总数进行计算,残保金就业人数=(1月人数+2月人数+.....+12月人数)÷12,人数取整数。
- 确保安置的残疾人符合就业认定标准,否则申请残保金减免时可能无法通过认定。
- 单位在缴纳残保金时应当保留相关凭证,例如缴纳证明、发票等,以备查验。这有助于确保缴费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残保金需要及时足额缴纳,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类型的单位都需要缴纳残保金。根据相关规定,残保金主要针对的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然而,一些特定类型的单位,如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可能不在残保金缴纳范围之内。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不同地区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和判断。另外,在2027年12月31日前,企业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也不需要缴纳残保金。